2024年过半,智能座舱HMI设计还在“卷”

🔍 2024年下半年,多款新能源汽车扎堆上市,包括享界S9、小鹏MONA M03、吉利银河E5等等,关于智能座舱HMI设计的讨论又热闹起来。

2023年是中国智能座舱HMI水平整体提升,同时用户心智被加速塑造的一年。我们看到:3D引擎“卷”到了汽车领域,推着车载地图导航、车控、车内游戏进入3D HMI时代;融合声光电能力的沉浸娱乐座舱,继“小憩模式”后,成了新车又一标配;以及,吉利收购魅族、蔚来自造手机、小米打出“人车家”生态,手机车机深度互联……

2023 trend.png

时至今日,一辆新上市的车,如果做不到手机APP远程开启车内空调、车载语音助手快速响应连续对话,又或者音乐APP账号、歌单同步,大概率要被90后车主判定为“不及格”、“落后”。毕竟,新能源时代首购族的心智,是被特斯拉、蔚小理塑造的。

进入2024年,一度以为智能座舱HMI设计已经形成范式,短时间内不会再有颠覆式突破。4月的北京车展上,各家车企业主要在交互渠道和硬件上推陈出新,比如AR-HUD、车灯交互,还有方兴未艾的AI智能助手。

不过,车展过后,尤其是下半年,车企轮番出大招,汽车HMI设计创新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。下面是我观察到的一些亮点,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和分析。


✨亮点

1. 3D车模桌面和一镜到底

车机桌面原本有三大主流设计:导航即桌面(比如小鹏)、卡片式(比如理想)和平板式(比如问界)。随着3D引擎在车机端运行越来越流畅,现在出现了第四种模式:以3D车模/车设为桌面。

小鹏MONA3、路特斯EMEYA、银河E8、新款领克09均采用这种设计。3D车模实时显示车辆状态,允许用户进行开关车门、开合后备箱等高频操作。可360度拖动、可交互的车模让车机的科技感和趣味性大为增加。

3D车模桌面通常还配有真实环境的简单同步,如日夜雨雪。从桌面到应用则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转场,小鹏MONA M03从桌面到导航、从车模到空调调节都围绕当前车的第一视角,转场效果顺畅。

01 3D.png

2. 桌面灵活自定义

与手机类似,越来越多车机允许用户对桌面布局或桌面控件进行自定义,这得益于安卓和车企自研操作系统的灵活性。

领克08(Flyme Auto车机系统)车机桌面有地图、实况和壁纸三种可选,并且车模下方的应用卡片和dock栏的快捷操作都可以增删和调整顺序;小米SU7的桌面采用多任务的柔性框架,默认三张大卡片可以随意托拽,改变大小,自动适配;小鹏MONA3桌面控件分为车控、空调、媒体、应用四个区域,每个区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添加快捷按钮,比如车辆解锁、座椅通风、收藏歌单等等。

通过这些方式,车机系统可以更加贴合个人用车习惯,在一定程度上满足“个性化”需求。

2 自定义1.png
2自定义.png

3. 车道级导航全覆盖

也就是一年以前,高精地图和车道级导航基本只能覆盖高速和城市快速路,车载地图导航因此在车道级和非车道级视角切来切去。而到了2024年,极越01和智己L6相继推出全场景、全覆盖的车道级导航。

在极越01和智己L6的大联屏上,车道级导航在桌面大面积铺开,相当具有视觉冲击力。画面中不仅提供精细的导航服务,还会显示周边车辆、行人等实时感知(SR)信息,刷新了用户对地图导航的认知。

3. 车道级sr.png

4. 手机投屏与生态兼容

如果说,手车互联1.0时代是手机发送地址到车,是手机车机应用账号同步、收藏同步;那这一两年,手车互联已进入2.0时代。无论是车企造手机,还是手机厂商入局造车,都指向终端打通、生态打通。

魅族在被吉利收购后推出Flyme Link,将手机融合为车机的一个“功能域”或者说“附加设备”。在领克多款使用Flyme Auto的车型上,魅族手机可以“一键”连接车机。只要手机上有的App,在车机上都能用。打开之后,手机画面以小窗模式在车机上显示,还可以扩大为全屏(或左右平行视窗)或缩小为“画中画”预览模式。

小米SU7、蔚来同样支持自家品牌手机投屏到车机,并支持竖屏、横屏和全屏显示。这样的功能,既可以满足一个人同时使用多个应用,也能让车机屏幕一对多服务主副驾两个人。

4.手机上车.png

5. 触控屏交互创新:滑动盲操

车机系统是否应该、有哪些应该继承手机、平板的交互方式,是汽车HMI设计仍在探索中的话题。一方面,沿用一些智能终端的快捷操作,可以降低车机用户的学习成本;另一方面,车机系统的人机交互需要适合驾驶场景,因此要筛选那些有助于保证安全高效的交互。

以滑动代替点击,是这一年被多个品牌验证的、适用于车机端的交互方式。此前,蔚来ES6、问界M7都推出了在屏幕底端左右滑动调节空调温度,结合声音反馈,用户甚至可以实现“盲操”。 小鹏MONA把滑动手势用到极致——三指右滑打开车设、三指左滑打开应用中心、底部上滑回到首页,四指捏合进入导航,四指展开退出导航……如果熟悉平板操作,或习惯这些手势,可以显著提高交互效率,降低了驾驶过程中车机操作的难度。

5 滑动1.png
5 滑动.png

🌊趋势

以上是我总结的值得关注和学习的汽车HMI设计创新。自动驾驶、AI等技术的发展,为智能座舱HMI交互和视觉创新供应新的养分和空间,也持续提出新问题:

1. 多模态大模型如何重构智能座舱人机交互?

2023年被称为人工智能(AI)元年,很快,大模型上车,与语音能力相结合,让语音助手化身为出行助手、智慧百科、哄娃玩伴……多模态大模型的成熟,让图像、文本、语音打通,大模型在智能座舱的应用场景相信会大为拓展。 想象一下,未来车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的信息,去感知和理解人的需求,然后以更自然的、更主动的方式互动。这种互动,很可能以语音对话为主(更接近人与人的互动)、触屏视觉输入输出为辅,如此一来,车机应用边界会被打破,信息架构和桌面布局等GUI设计可能变得不那么“重要”。

2. 人车共驾时代需要怎样的地图导航?

车载地图导航的升级换代,与自动驾驶的发展裹挟在一起。L2+、L3级自动驾驶加速落地,车载地图导航也需要“改头换面”,以适应人车共驾时代的新需求。

地图导航持续往精细化、沉浸感方向发展,3D地图和模拟建筑、车道级导航,再加上SR(Surrounding Reality)环境现实描绘,让车内车外虚实一体,有助于建立用户信任。但是,在智驾开启或关闭状态下,地图导航信息与SR信息该如何整合?驾驶相关信息在仪表、中控、HUD,乃至手机等多个屏幕上该如何分布?

ina_171384093856889688.jpg
Frame 4.png

3. 生态化、平台化、跨终端能带来怎样的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?

华为、小米、蔚来、吉利等多个品牌选择生态化、平台化、跨终端的策略,这更多是从商业价值考虑—形成自己的护城河,把尽可能多的用户留在生态内。但手车互联的用户价值存疑,一个有力的理由是,在新能源畅销榜前列的比亚迪、特斯拉、理想并不生产手机。

车机、手机是终端、是载体,里面的信息和应用才是核心。当下,手机应用明显比车机更丰富,更新换代也更快,但手机难以与汽车内的软硬件完全打通。如果可以将手机作为汽车遥控器,像问界M9的遥控泊车,或许才能提升用户的感知度和需求度。


今年第四季度还将有更多新车亮相,智能座舱和车机体验是竞争绕不开的一环。我这里保持关注和梳理亮点的目的,不是为了评出一二三名,而是试图在日新月异的行业环境中,识别一些可持续的方法和长远的价值,避免为了“卷”而“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