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疫情被困两年多,经常要靠翻看以前旅行的照片进行精神补给。每去一个新地方,必定打卡三类场所——博物馆、书店和咖啡馆。一进到书店,尤其是书摆得满满当当的书店,就感觉脑袋开始被多巴胺控制,忍不住兴奋。居家神游的日子,写写我爱的世界各地的书店,权当是重温人类文明之光。
我爱的书店01 - 纽约Strand Bookstore
第一个说说Strand Bookstore。 2018年8月,拿着实习结束后的工资,我从中西部跑去纽约玩。位于东村(East Village)的Strand是我查纽约书店时被很多人提及的名字。这家书店有近一百年历史了,既卖书、也收书。书店一共4层,地下一层卖二手书,地上是新书,顶层有罕见、绝版书,店外还有1-2刀的特价书码在小推车上,仔细逛可以待上半天一天。
Strand书的陈列特别密集,书店slogan“18 miles of books”(书陈18英里)当之无愧。一层有很多小小的主题书堆,二三层艺术类图书尤其丰富,甚至专门有一个角落的书“too cool to be categorized”。最最可爱的是,重点推介的书下面会有店员手写的书评小卡片(我在美国不止一家书店看到这样的推介方式,不仅看的人觉着亲切,想来书店工作人员写时也颇有乐趣)。书店周边让人爱不释手,帆布包、马克杯、T恤设计得都很不错,classy且态度。
书店所处的街区相当有人文气息(而且是精致精英化的人文气息),可能因为靠近高校的缘故,纽约大学、Parsons都在附近。我去那天先到一家贝果店打卡,是NYU毕业的一个朋友推荐。店不大,藏在花店、杂货店中间,里面也就四五张小桌子。bagel和cream cheese种类很丰富,装在透明玻璃柜里,简直想一样点一个。味道,是我在美国吃到的最棒的bagel,扎实有嚼劲,有小麦的香味,cream cheese厚厚一层给得很慷慨。不过不便宜,我记得要单独买2-4刀的样子。
如果生活在纽约,我想我会经常去东村。那里聚集了我生活小确幸的来源——吃的有brunch餐厅、中餐、越南菜,文化生活有strand、东村电影院(我那天还特意买学生票看了场Alexander McQueen的纪录片)。两三个街区的距离内还有很多咖啡店,以及卖小玩意儿、衣服的小店。
疫情这两三年,不知那里怎么样了,一度传来Strand要关店的消息,好在撑过去了。希望这些承载街区、城市历史和文化脉络的线下空间能熬过一个又一个冬天,期待故地重游的那天。
我爱的书店02 - 芝加哥Myopic Books
该怎么描述Myopic Books所在的 Wicker Park呢?北京798?No no no, 差远了,根本不是一个物种,唯一的共同点只是画廊都比较多。纽约布鲁克林DUMBO?那Wicker Park可酷多了。
芝加哥西北部的Wicker Park,是一块North Milwaukee Avenue、North Damen Avenue和W North Avenue三条主干道交汇构成的区域。North Milwaukee餐馆、酒吧林立,夜生活喧闹生猛;North Damen Avenu则是“怪咖”聚集地,各种画廊、古着店、杂货店、特色咖啡店,让这里“亚”(文化)味儿十足。
2017年圣诞前,我在Tripadvisor上搜索芝加哥书店,看到了这个街区。到现在还记得,迈出城铁Damen那一刻,看到穿梭的艺术家打扮的人群,以及沿街稀奇古怪的小店,是怎样一种“挖到宝了”的惊喜。
Myopic书店是芝加哥数一数二的老牌二手书店。在Wicker Park, Myopic是地标一样的存在。书店店面毫不起眼,环境也颇为陈旧,通往二楼三楼的木质楼梯,很怕一不小心就踩塌了。店里人不少,书更多,书架顶天立地,从地面一直架到天花板。店里的人要么安静地挑书,要么坐在二楼的圆桌旁或窗台上,沉浸地看书。我那次去Myopic不为买书,而是到此一游的心态,否则肯定收不住手。
那天还误打误撞去了Wicker Park另一家大名鼎鼎的书店Quimby’s,也是大开眼界。什么几页的章节书(chapbooks)、一张纸的微型漫画(minicomics),全是自出版物或者所谓独立书刊。谁都可以表达,谁都可以发声,小众文化、亚文化在这里恣意生长。
据说Wicker Park是芝加哥人均艺术家比例最高的区域,Smashing Pumpkins(碎瓜乐队)就是在这里诞生并成名。30多年过去了,这块老牌大都会的“飞地”还保留着另类独特的气质。
我爱的书店03 -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
有些犹豫要不要写莎士比亚书店,因为它太出名了,大家都知道了吧?什么慧眼识珠出版了乔伊斯的《尤利西斯》,什么艾略特、庞德、菲茨杰拉德、海明威在此写作会友,什么二战时宁愿关门也不把书卖个德国纳粹军官……
2016年春天,当我慕名前去“参观”莎士比亚书店时,不知道以上种种传奇并非发生在当下的莎士比亚书店,还想象店里的某个桌子椅子可能大文豪用过,因此浮想联翩心潮澎湃。事实上,现在位于巴黎左岸、巴黎圣母院附近的莎士比亚书店只是“徒有其名”。
如果你在维基百科搜索,会发现“Shakespeare and Company(1919-1941)”和"Shakespeare and Company (bookstore)"两个结果,前者由Sylvia Beach创办,后者由 George Whitman在1951年创办,然后于1964年改名或者说获得“冠名”。有趣的事,两个人都是美国人。
我去书店那天,刚好赶上书店举办活动。5月初凉爽的天气,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站在书店门口,三三两两地聊天,仿佛每个周末都是这样度过的。这是巴黎最让人羡慕嫉妒的地方,不管是莎士比亚书店,还是花神、 双叟咖啡馆,尽管有我们这样的外来游客川流不息来“朝拜”,但无碍当地人见怪不怪地在此生活交谈。五十年前这些场所是什么功能,今天就还是什么功能,历史名人的光环没有让他们高高架起,与人、与当下社会的交融让它们得以成为“活着“的传奇。
海明威在《流动的盛宴》里提到Sylvia Beach,说“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中,没有人比她对我更好。”而现在莎士比亚书店二楼的门框上,印着这样一句话——“Be not inhospitable to strangers, lest they be angels in disguise”。不知算不算是两代书店的精神传承。
书店里有一面墙,贴着读者的留言、明信片和照片。有个人这样写道,“过去的几个月,这个地方把我的心给偷走了。我明天就要走了,但我感觉,我会把一小片灵魂留在这儿。”啧啧,这该死的浪漫。